top of page

時代已經發達了,但人們卻在太單純的文化中度過太單純的生活。

  • 20121031-30
  • Jul 26, 2016
  • 4 min read

時代已經發達了,但人們卻在太單純的文化中度過太單純的生活。__鄭約書亞 最近因為跟舊金山教育組有一些往來,外加之前去了一趟倫敦。深深感到公務員離開台灣,行事作風還是非常的公務員。如果您有在海外長期旅遊、留學、打工的經驗的話,特別是在學校裡,許多的華人學生不再是來自台灣(據說70-80年代海外留學的臺灣人超多,幾乎是華人學生主體),9成以上都是來自中國。 其實撇開共產黨不談,大多數的中國學生人都蠻友善的,或者是說我遇到的都很友善,加州華人很多但北加州的華人多數是講廣東話的,特別是舊金山,進去中國城發現大家都在講廣東話...。我第一次去的時候有嚇到,因為有些店家不太會講英文跟普通話,我又不會講廣東話...有種被排擠的感覺...幸好大部華人二代都會講英文,不然我可能就迷失在中國城了,所以其實我跟舊金山的中國城超不熟。越往矽谷方向去台灣人會越多,因為工程師需求多。

(跟中國城離得很近的漁人碼頭)

出國後,我深深感受到一件事情是:當人離開原鄉的時候,其實會比起待在原鄉更為保守。另外有的時候欺負你的是跟你同鄉的人。也許會有很多人想說,出國留學應該就要跟當地文化、當地人融合,但很多時候我常常看到的是來自同樣地方的人會跟同文同種的人混在一起比較多。也不能說這樣是錯,因為確實人在異地,能有來自類似文化背景、語言的人照應,會比較有安全感。(當然要想我這樣非常極端,無家可歸,被米國人撿回家養的例子也不多)。 雖然我的經驗都是被「來自台灣」的人或物欺負比較多,不過之前跟一些公費生聊過後發現,其實他們也最常被台灣人欺負或是欺騙。蠻諷刺的,中國留學生或移民有的時候還特別更照顧我們,也許離開了家鄉,就忘記了什麼是最美的風景吧!

(漁人碼頭很多路邊攤,現在都變成是由華人在經營,基本上講普通話都能通~) 很多很多台灣人常常在想我們要怎麼樣才能被「世界」看見,但有很多時候外國人最常問的問題是:你們跟中國有什麼不一樣?(我個人是覺得光是有信仰的自由,就比起中國不一樣很多了)由於在CCA(我現在念的學校)台灣人非常稀少,一年來我只認識1個也是研究生的台灣人,而且她還是嫁給美國人的,大概也不能算是完整的台灣人。我們學校也沒有成立任何教育部認定的官方同學會組織,例如像「台灣同學會」之類的。 因此教育組蠻期待我能在學校成立「台灣同學會」,甚至在學校辦個「台灣之夜」什麼的,但我其實個人沒什麼興趣辦這樣的活動,也不覺得這樣可以有什麼文化交流。舉例來說:今天如果有愛沙尼亞學生會在學校舉辦「愛沙尼亞之夜」,我想除非真的沒事,不然我應該不會去。(如果您是愛沙尼亞人的話請原諒我舉出一個這麼糟糕的例子,但我覺得對米國人來說很多國家他們都沒聽過啦!) 6月的時候到倫敦舉辦了種子電影節的活動後,雖然活動的規模很小,但我們有邀請到在倫敦當地念書、拍片的導演來放片&座談,我覺得非常有趣,也有些外國人來看台灣的金穗獎入圍影片,以及我同學們的片子。當然我們不像所謂的「華語電影節」,只是單純鎖死在華人的身上,我覺得如果台灣能成為華人世界向外對話的橋樑,世界自然就會認識我們,也能體會比起中國政權以軍事、經濟的手腕得到的強硬發言權,更能夠收買人心(好像收買不是好詞,但我現在詞窮...)。也比起我們常常消費原住民文化、消費故宮文物歷史來得更好。

(種子電影節場勘照,在倫敦KCL, King's College London的Lucas Theater)

概念大概就像是婚禮吧!想讓來的賓客們投入的話,就要至少認識新郎或新娘其中一方啊!這樣去到活動現場才不會乾(就是全場只有自己人自high)。種子電影節後,我去了一場文化部影視局在倫敦舉辦的「文化活動」,叫做Taiwan Beats之類的,也是台灣受邀歌手Glastonbury音樂節正式演出外的一場造勢演唱會吧!但到了現場我是蠻難過的,因為我想活動主要是希望能讓音樂人交流,讓台灣的原創音樂跟英國文化能夠彼此激盪。

但...現場觀眾幾乎都是台灣人耶...沒有不好,我覺得當作勞軍一樣,撫慰異鄉遊子的心是ok的,不過其中一個歌手還是唱美式嘻哈的(個人覺得基本上這個歌手就是米國人,沒什麼立場代表台灣音樂,因為她的作品都是被米國影響的)。現場真的沒幾個外國人,有的大概就是正在學中文的,或是認識的台灣人帶過來的小貓2、3隻,這感覺跟英國在地很不連結啊…雖然說以KPI來講也許這部門看起來相當有績效,但文化有各種的形式表達,如果可以邀請在地的獨立樂團一起演出,也許會更有機會讓更多人認識台灣,至少能夠接地氣來宣傳,才不會只是砸錢辦活動啊~時代已經改變了,但是擁有資源的人卻沒有因著時代改變而讓想法發達,反而太過單純的只思考一個事物來前進嗎? 也許我們可以參考「攻殼機動隊」裡面所詮釋的「台灣文化」,再回頭想想我們該怎麼做才是跟得上新時代對「文化」的詮釋~(我看到的這段影片時大驚啊!因為這就是在萬華土生土長的我小時候最常看見的廟會遊行啊!!)


 
 
 

Comments


RECENT POSTS:
SEARCH BY TAGS:

© 2023 by NOMAD ON THE ROAD. Proudly created with Wix.com

  • b-facebook
  • Twitter Round
  • Instagram Black Round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