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人「所看的事物」會決定想法,因此對待的方式和行為也會改變。

  • 20180528-2
  • Jun 9, 2021
  • 3 min read

人「所看的事物」會決定想法,因此對待的方式和行為也會改變。__鄭約書亞 People’s thoughts are decided from ‘what they see,’ so that determines how they interact with things and what they do.___M. Jeong 寫下這篇文的時間是2019年9月,算是某種前途茫茫中的紀錄2,補充一下之前4月左右寫的二三事。其實很多人都問過我說:怎麼不去L.A.找工作?但是我選擇留在灣區最大的原因就是因為有個想拍的project的重要人物都在這裡,最近聽說台灣有很強烈的亡國感,加上香港、中國局勢,反而讓我覺得更應該留下來拍這個project。 灣區是個有大量華人移民的地方,其中最特別的是來自中國的「政治難民」,如:709維權律師、獨立記者、政治犯等。若上網google「人道中國」,大概會看到幾個可能台灣也在六四前後略略聽過的名字如:周鋒鎖、方政。他們一位是六四學生領袖,一位是六四罹難倖存者,他們是這組織的核心人物。當初這組織創立的時候,是由周鋒鎖、趙京、徐剛他們創立了「人道中國」這個組織,救助對象主要為入獄中或出獄的政治犯、民運人士與其家人的人道救援。

(一個朋友家的屋頂景色)

總之,我在兩年前透過一個朋友的介紹,認識了周鋒鎖、方政,也拜訪過他們、參與過一些相關活動。說到這裡我實在很害怕,要是有天我過境香港或中國被帶走,不知道台灣會不會有人來救我?(看到李明哲和李孟居兩個例子,超級害怕有天就這樣被蓋布袋後一去不回,不如我先在這邊發表個聲明,以後萬一我被抓了不管說了什麼莫名其妙的話,都請以本篇部落格為主。) 在我拍攝畢製之前,也有些拍攝周鋒鎖、方政的機會,今年六四在L.A.他們總召的紀念活動,也去拍了些東西。(講到這裡我確定未來不會買任何過境香港或是中國的機票,實在很怕被人家帶去查水表...)這個non-fiction的片子還不確定是否會以紀錄片的形式,或是變成未來發展成劇情片的田野調查資料,但我相信這六四天安門事件在華人歷史上一定是個關鍵事件,其相關人物都是歷史的見證人。雖然一邊打工一邊拍,也不能說有很多進度,但開始了比起坐著不動來得好多了!

(2019年6/4在L.A.的活動現場拍的,我前一晚睡在現場其中某個帳篷中。)

也由於這群主要人物都生活於灣區,坦白講舊金山洛杉磯來回,大概有點像台北來回高雄,說遠也不是很遠。但就近能夠聯絡,加上我沒車,留在灣區可能機動性比較高,若有臨時的聚會或是活動,也能就近去參與,另外我好同學們都待在灣區,有他們偶爾能幫我看些東西、給意見,比起我去L.A.從頭開始可能輕鬆一點。 當然也有來自長輩們提出回去台灣的想法。相信我,如果回去台灣一個月薪水扣掉勞健保後有6萬,我是一定會回去的。但是,感覺好像有點異想天開。既然如此,那我是不是好好邊打工邊做自己的project比較實際?不曉得,這點可能我還得看教育部的臉色,可以延緩返國,但規定也是莫名其妙的異想天開。雖然換個說法也可能只是我們拍電影這種冷門科系不適用,對其他人來說其實都正常的。寫著寫著突然想起2017年底回台,去參加了一個公部門政策研討會之類的東西,跟一些長官聊聊天,說因灣區物價全美最高,大概是台灣的三倍,有公費其實也不夠,自己同時也邊打工邊存拍片的錢。長官說:我沒聽過公費生還打工的。(不知為什麼,內心有一陣火,真不好意思我是第一個您聽說要邊打工邊唸書的公費生,希望沒丟貴單位的臉。)

(我在舊金山的家的客廳~~~)

人「所看的事物」會決定想法,因此對待的方式和行為也會改變。今年是我來到美國的第四年,雖然也回去拍片,但每次回去都覺得台灣跟上次離開又不一樣了。那改變是一點一點累積起來的。不過,我從來都沒有想要當美國人,如果說要邊維持經濟邊拍片的話,是傾向留在美國的,有簽證可以過來就好,綠卡或公民倒是對我來講沒有太大的吸引力,可能我不識貨吧......。台北對我來說是成長的家鄉,好的、不好的各種轉折、磨練都發生在這個城市,很多的回憶和包袱讓我對這城市分外熟悉。舊金山對我來說是第二個家鄉,在這裡我開始認知到什麼是影像創作與敘事,以前在台北感受不到的,突然變得清晰可見,甚至跟自己在信仰上有更深入的對話,也許因為過去的一切重新來過,在自由之下反而能更清晰地看見自己的過去。

(感謝您看完我在2019年的庫存文~~)

 
 
 

Comments


RECENT POSTS:
SEARCH BY TAGS:

© 2023 by NOMAD ON THE ROAD. Proudly created with Wix.com

  • b-facebook
  • Twitter Round
  • Instagram Black Round
bottom of page